第364章 大明骨,大清肉 二更 (第2/2页)
但是苏沫尔怎么躲开的,多尔衮硬是没看到。
嗖嗖嗖,眼前银芒闪动,很明显这是暗器,钉到柱子上几声轻响。
多尔衮满脸愕然,回头看的时候,房间里早已是人去屋空,但是门关的还好好的,后窗户开着,这就是转眼间发生的事情,关键是他连一点动静都没听到,可见苏茉儿的身法有多快,功夫有多高。
他又来到了柱子前,借着灯光仔细一看,黑油漆的柱子上面有几颗银针。
多尔衮激灵了一下,酒意全无,本来他就没喝醉,心中叹道,此女太厉害了,就是皇宫里的大内高手也不及。
如果要不是看着他是摄政王的身份,估计苏沫儿早就把他放躺下了。
这样的高手竟然在皇宫里窝藏了这么多年,本王一点都不知道?此女跟孝庄一样深藏不露。
我大清既有如此高手,因何不用?正面战场上竟然打不过明军,可以来个斩首行动,大明朝现在不就指望一个林毅吗?而且他现在就在军中,派苏茉儿去一趟,潜入明营,把林毅的脑袋给割下来,大明朝不就不战自乱了?
想到这里,多尔衮开了房门,从苏沫儿的房间出来,然后转身轻轻地把门掩上,然后转身离开了这层院子……
第二天,多尔衮又出现在孝庄皇太后的慈宁宫。
多尔衮说到了苏沫儿,孝庄皇太后觉得此计可行,但是需要先与林毅走马换将,救出洪承畴,阿济格和鳌拜在说斩首行动的事。
三天之后,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带着苏沫儿,在一队侍卫的保卫之下,来到了三岔河口。
这里是清军的一处堡垒。现在的清军节节败退,无力抵挡明军的进攻。更不敢与明军野战,他们现在只有修筑堡垒,凭险而守,以此来阻挡明军。
三岔河口,就在浑河的南部,浑河和三岔河口,清军在这里修了好几座堡垒,遥相呼应,把这里的河当成了天堑,企图阻住明军。
现在明军的前锋已经到达了三岔河口。
这里离大清的京师盛京,只有200余里。如果明军从这里过河,朝夕之间便可兵临城下。
因此这里是清军防御了一个重要据点,也可以看作是大清的京师在南边的一道门户。
三岔河和浑河,河流都不大,河水也不深,隔河相望能看得清清楚楚,如果喊话都能听见。
现在明军的军队已经开始在河的左岸安营下寨了。因为此前双方已经联络好了,要在这里走马换将。
明军在这里扎好营寨的第2天,林毅的中军主力就到了河边,十几万人马的联营,一眼望不到边,中军大帐早有人给他扎好了。
三辆囚车赶了进去,其中一辆装的就是洪承畴。
两天后就是走马换将的日子,但是走马换将必须得运筹好,问题的关键是,洪承畴现在已经被摆平了,阿济格和鳌拜的这两具尸体,如何当成活人,瞒过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等满清鞑子的眼睛,否则他们是不可能用活人换死人的?
说的是三个活人交换的一群女人,现在只有一个洪承畴是活的,如果提前被识破,那这场交易可就砸了。
林毅和宋献策正在商议这个问题,这是有军兵过来报告,说是洪承畴要见林大人,有要事相商。
林毅和宋献策相互看了看,然后两个人带着几个随从就来到了洪承畴所在的营帐。
当然现在已经把他从囚车里放出来了,只是捆着他,没有给他带众行去。另外这段时间一日三餐,吃喝拉撒都专门有人伺候着。
洪承畴现在跟林已经达成协议了,因此这几天他又开始吃喝了,现在说不上胖,但是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。
这一段时间洪承畴经过了苦苦的挣扎,他决定必须促成走马换将之事,他回到大清之后,还要把这两具尸体平安的带回。然后他再劝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,与林毅坐到谈判桌上,双方最好罢兵,握手言和,就像林毅所说,双方井水不犯河水。
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清,洪承畴现在也要学范文程和宁完我,做一个大明骨,大清肉,这次如果双方和谈不成,大清就有亡国的危险,这一点,他认为林毅并非是危言耸听。
因此这几天他已经替林毅想好了一个主意,这才让看押他的军兵,把林毅给请来了。
“洪大人,见林某何事?”
洪承畴说出了自己的主意,林毅和宋献策大喜。